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6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新霞:电影剪辑探微(实例分析)

[复制链接] 分享到朋友圈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admin 发表于 2014-2-10 13: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种可能性

       电影是在一种参与和认同下的时空想象。这种想象是以表达在银幕上为目的的。当一部影片的所有拍摄素材经过冲印以后送到了剪辑师的手里,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是很难于预料的,也许全在预先的把握之中,而另一种可能性却是截然不同的。很久以前,《战舰波将金号》在北欧发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沙俄水兵哗变那场著名的戏里边,在没有删除任何镜头,没有替换一句字幕的前提之下,仅仅调换了一个场面的位置,其结果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来水兵因为不满军官的行为而进行交涉,组织者却被逮捕并判死刑。就在被执行枪决的刹那间,枪手们把枪口转向了军官,于是波将金号起义了。调换了一个场面以后,叙事的结论变成船上发生了一起暴动,军官们迅速掌握了主动,叛变者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只调动一个场面其结果使影片的思想产生了质的变化。剪辑师把握拍摄素材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这类例子很多,《卡萨布兰卡》的实际拍摄情况和经过重新组织剪辑出来的效果完全出乎意料。就我们熟知的一些影片而言,这种成败变幻莫测的事,时常发生。有人说电影的叙事是从剪辑台上开始的,这话不无道理。希区柯克就曾经说:优秀的影片是在台面上产生的———而不是在摄影棚里产生的。剪辑师把素材放在台面上进行重新审视和考查,并进行多种可能性的结构和叙事分析,甚至重新设计场面调度。剪辑师进入台面工作时,从每一个镜头表达的动作中分析,发现可以放大和延伸的部分,经过加工处理的这些细节变得栩栩如生或精彩纷呈。

       剪辑师从职业性的审慎出发,往往对单个镜头的表现力产生质疑,从而重新解构,即补充或删减。因为即使一个镜头被拍摄得非常精辟,角度非常刁钻,仍然难于表现出全部含义。必须将镜头进行连接,对拍摄素材进行“装配”,才能将潜藏在各个镜头里的信息和含义调动并发掘出来,使其像火花一样闪烁起来,发出应有的光彩。

       不同的叙事风格,决定不同的剪辑手法。有一种电影只是作为娱乐,它的目的性是赏心悦目,观众通过电影得到一系列视听方面的刺激和快感。观众借助它做了一场梦。另一种电影的目标不一样,它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它与你共同关注和发现现实中的某些事物,发表观点,是极个人的,个性的。

       前者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剪辑手段单纯、鲜明和带有强制性。后者采用灵活的原则,对传统的语言、语法毫不在意。他们更注重探索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剪辑手段讲究不留刀斧痕迹。

走向极致,把动作变成奇观

       好莱坞擅长叠加、渲染,把表现力推向极致,往往带有强迫性。这方面的实例很多,比如《角斗士》。小鸟、麦地和战场,这三者各自的含义是单纯的,一但进行连接,语镜便起了变化,传递出视觉张力,观众在这种作用力之下,心理被迫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达到放大和延伸的欣赏效果。如果只将小鸟与麦地进行连接,表达的意念只停留在对生命和自由的憧憬;一旦连接入战场,意念就不同了,这种叠加和渲染,迫使观众引发丰富的联想。因为它把两种截然相对立的情境揉捏到一处,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碰撞。一种是恬静、美妙的;另一种却是疯狂、残酷的。这组镜头为将要展开的故事作出暗示,把观众引入一个忧心忡忡的浮想联翩的幻想空间。

       另一种连接往往针对动作而言。对一个重要的动作重新进行分析、考查,把这个动作切割分解,然后放大,做到极致。好莱坞和大部分动作片特别注重和强调剪辑台面上的技巧。比如《保镖》,影星蕾狄为录影带作宣传,人群激动失控,她被影迷们包围。从一般经验上说,表现她被托起这一动作只需要两个镜头就完成了,影片里却用了五个镜头来进行渲染。它们分别是:

1
近景蕾狄背身向下躺倒15格
2近景蕾狄正面向下倒  14格
3特写金闪闪的项链珠玑散落19格
4近景蕾狄落入人群中12格
5中景蕾狄四肢朝上,被人群托起8格

       这种对动作进行放大渲染的手法,在好莱坞影片中层出不穷。又比如法兰克发现跟踪汽车,追逐中从墙头跳下,应用的是同样的剪辑手法:

1中景仰拍法兰克跃起23格
2中景平视法兰克落地15格
3近景俯视跟踪汽车的车轮驶过14格
4特写法兰克在地上翻滚17格
5近景侧面拍汽车开去19格
6近景法兰克翻转过来盯着汽车远去的方向-----

       这几个镜头组接得非常漂亮,它的成功在于对这个动作进行严格细致的分析,挖掘出这串动作的重要环节,把它夸张放大,使镜头数量增加。而为了不改变动作流程,在拍摄时注意摄影视角,同时相对将环节镜头用短,利用这种手段来强化视觉节奏感。这种手法的目的性很明确:让这个动作振奋人心。这种典型的好莱坞式动作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还有一段法兰克与蕾狄情感碰撞的戏,视觉元素是剑和纱巾,它们代表两个鲜明的个性。剪辑师用七个镜头精心组接飘落的纱巾被剑刃裁为两截这个动作:

1
纱巾从法兰克面前飘拂起来3秒23格
2
纱巾在蕾狄眼前冉冉飘动16格
3近      景仰拍在空中缓缓飘浮的纱巾4秒05格
4
平视拍纱巾从蕾狄眼前滑落18格
5
特写俯拍纱巾在空中飘落着16格
6
俯拍纱巾掉落在锋利的剑刃上面,断开为两截13格
7
俯拍断开的两截纱巾缓缓落地1秒07格

       这是一个很短促的动作,统共不过18秒的长度。然而却连接了七个镜头。每个细微的环节都被夸张放大得很极致。这个实例很典型,充分反映了好莱坞强调动作的质量和表现动作的高超技巧。好莱坞的蒙太奇理论是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的。它的极致和强制性迫使观众深陷其中,迷失在人为的梦幻里。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部好莱坞经典影片《角斗士》的动作场面是如何强调视觉快感,把动作变成奇观的。麦希姆斯带领角斗士们勇敢地面对皇家战车的追杀。这场追杀触目惊心,剪辑师在一段12秒长度的动作里调动连接了16个镜头:

1
两匹拉着战车的烈马“上半身” 穿过烟尘朝角斗士们冲去18 格
2
麦希姆斯大喊:“注意———下面,下面. ”
21格
3

角斗士背靠背聚集在一起,将标枪从盾牌下面伸出来
21格
4
战车冲撞过来13格
5
战车被掀起来,车身向一边倾斜8格
6
战车掀翻过程中的车轱辘13格
7
仰拍两匹受惊的烈马腾空而起10格
8
摇拍掀倒下去的战车13格
9
被甩出去的驾车兵士在地上打滚1秒01格
10
倒地的战马在车辕下面挣扎10格
11
战车和马绞在一处滚动15格
12
升格处理烈马在烟尘滚动的地上挣扎
1秒17格
13
看台上一张亢奋、变形的面孔16
14
看台上另一个惊骇得发出唏嘘的面孔
16格
15
看台上一排雀起、助威呐喊的观众15格
16
主持人喝水,强作镇定1秒19格


       还有一场麦希姆斯与猛虎搏斗的精彩动作,全段长度只有29秒17格,剪辑师却用40个镜头来组接。节奏之快,视觉冲击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剪辑师在29秒17格的短暂时间里,对镜头进行高度压缩,把凭借纯客观真实纪录达不到的,在剪辑台面上利用高超的剪辑技巧达到了,创造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动作奇观。好莱坞认为观众对动作的需求无非是一种精神刺激和视觉快感。这段经过精心装配的动作传达的正是这种刺激和快感。这是自然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是另一种被放大的真实。换一种说法,好莱坞在制作此类动作时,往往不是再现真实生活,而是创造视觉奇观。因此,光靠镜头的纪录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剪辑师,如果同一般观众那样仅仅感受到那个动作带给你的刺激和震动是不够的,只有重新回到剪辑台面上,对那个动作进行一番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短暂的29秒能获得如此强烈的视觉效果,因为它浓缩了40个镜头传递的动作信息,这种密集的信息使观众目不暇接。它像是一枚原子弹,把巨大的爆炸能量压缩置放在很小的体积内,那么它释放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要说明的是:好莱坞擅长叠加、渲染,把表现力推向极致以得到视觉快感,是因为好莱坞把动作变成了奇观。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分享到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GMT+8, 2025-7-4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