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黄大仙轶事

2015-4-3 15:26| 发布者: 吴锦| 查看: 557| 评论: 1

摘要: 日本人战败,陈毅元帅领导苏北会战胜利结束。有流亡日本兵跑到乡下,乡间有窝黄鼠狼,最后人因祸得福的,却是因为这窝黄鼠狼。。。。

奶奶每次睡前都会习惯性的到我房间里一趟,这是为什么?

有黄大仙,借宿在我家。

我现在住的房间比较老,房子何时建好就连已八十高龄的爷爷奶奶也说不出个具体时间来。奶奶也只会说她还是小姑娘时从十里外被花轿抬来与爷爷成亲时房子就在,一直都没有重新装修过。也可能是奶奶的记忆模糊了那段岁月,说是太爷爷在家院子里挖到了一陶罐的财宝,才有钱建起这个四重门的宅子。

太爷爷当时有三十多岁,爷爷当时也只有十七岁,也算是个壮丁了。邻居是户从安徽逃荒过来的四口人家。打的一手好铁,每天天不亮就拉起了风箱。这家是一路逃过来走不动了,看着这方景致还凑合,又有几处人家,索性就在这房圩村落户。这户逃难来的人家姓周,管他叫周铁匠。

那一天,正值日本鬼子败退,沂河的水还是哗哗的在淌。陈毅元帅领导的苏北大战胜利,日本人四下逃窜,有些不识路的慌忙跑到了乡下村子里。

周家这户人家刚到太爷爷家边上,那时太爷爷家边上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左右无人认领。那时都想着有命就不错了,要地干啥,炮火连天的种不出种不出庄稼。

周家的人就在空地上搭起了简易帐篷,就和逃荒时候一路上过来的一样布置。他们的一辆大板车,父子俩拉着车,车上坐着母子俩,还有一个显眼的大风箱。剩下的就是一堆铁器了。当然,这个故事的重点最邪乎的一点,一盆兰花两根铁棍。

几个日本鬼子就这样像没头苍蝇似的撞进来了。那时家家闭户,村上也只有用土块砌成的围墙。太爷爷家就有围墙,那时村上有围墙的人家都说村里公认的有本事人家。那个时代,媒人说亲都要在门外看一眼,看的就是男方主家有没有围墙。如果看到有人家找来几个精装年轻人和水做土块堆围墙,这八成这家就要说亲事了。

日本鬼子冲进村里,一眼就看到了逃荒而来周家的大板车,以为车上有什么。

日本鬼子战败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不敢开枪,龇牙咧嘴的端着枪指着这一户人家。太爷爷回忆说:这四个日本鬼子端着枪,枪上还插着明晃晃的刺刀。太爷爷不知道他们枪里有没有子弹,那时太爷爷赶紧开了两扇破木门,周家的一对母女从车上下来,慢慢哆哆嗦嗦的退到我们家里来。四个日本鬼子端着枪,指着站在板车边上不知所措的周家父子,叽叽哇哇的说着日本话。周家大汉子看到婆娘和刚十五岁的闺女已经到了太爷爷家里,心想着就算是拼了男娃的命,也不能让这日本鬼子糟蹋了女娃。

周家父子两手举过头顶做投降状,慢慢的向后退。

周家父子已经退到太爷爷家土墙边上了,后背就要贴到土墙上去了。周家婆娘在院墙里头眼泪都要急出来了,日本鬼子杀男人奸污女人可是常听说。

周家父子已经退到墙边上了,院墙是土做的,眼看日本鬼子的刺刀就要插过来了,周家父子此刻的想法太爷爷也明白,自己和这对日本鬼子拼死,也要让婆娘和闺女活下来。

太爷爷知道周家男人是打铁的,手上的劲头还是不比当兵的少。已经褴褛的长裤腰里,别着一柄短叉。

周家父子已经被四个日本人逼到了墙边上,再退除非土墙倒了,再也后退不了半步了。太爷爷也同样在院子里摸过一把铁叉在手里攥紧,太爷爷知道,周家汉子死了,自己也绝对难逃一死。要是拼起来还略有胜算,毕竟在自己村里,四方还有几处邻居也不会见死不救,日本鬼子是杀人杀足了才罢手。

太爷爷是庄稼汉手上手准头有力道,就要把手里铁叉掷过去先插死一个,就在这时,院子里头的草垛子里,窜出两条硕大的黄鼠狼,一身金毛,两条黄鼠狼似闪电般窜向日本鬼子,从土墙上一跃而去,前爪后脚抱住两个日本鬼子的头,尖利的嘴就对着他们的眼咬了下去,顿时,两个日本鬼子的眼被咬下。这两只黄鼠狼扑腾着,目露凶光牙齿霍霍的声音就在院墙内的太爷爷都听得见。剩下两个日本人忙不迭的掉头就跑,枪都不要了。太爷爷攥着铁叉冲出去,和周家大汉一人一个,结果了在地上打滚的日本鬼子。两只黄鼠狼跳上土墙,满嘴是血。眼神看着太爷爷一家和周家却不再有敌意,朝着太爷爷微微颔首,似乎是在报恩。

太爷爷想起来,那时是开春,而就在开春前半个月下大雪的时候,太奶奶夜里听到院子里有窸窸鸣叫,太爷爷提着煤油灯拿着铁叉出去瞧瞧。却是一窝黄鼠狼。

这个东西不能杀害,杀了这个东西肉也不能吃,皮也没人收了现在,还犯忌讳。太奶奶这样说道。

太爷爷叹了一句这世道人和畜生两家都不容易, 太爷爷想起土锅里还有几勺麦糠稀饭,索性冒着夜里鹅毛大雪,将那几勺麦糠稀饭倒在黄鼠狼窝边,几个小黄鼠狼虚着眼探出头来。公黄鼠狼将自己挡在窝边,用自己厚实的毛替里面一家子遮风挡雪;那只母的拖着大肚子,满肚子奶水,蜷在草垛子里面喂养着四条小的。黄鼠狼也是有灵性。

太爷爷回房,告诉太奶奶说:“一家六口,今年是蛇年,合着六六之数啊。”

太奶奶躺在床上,所有的被褥都压在太奶奶身上还是不御寒,窗子那时没有玻璃封,已经用塑料纸蒙过几道了,还是有风透进来。

太奶奶叹了一口气,说道:“把人剩的口粮给动物吃,也算做了好事了。可要保佑我们过上好日子。”

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好心也有了好报,周家人和爷爷一起收拾了两具日本人的尸体,将日本人的军装和枪埋在地里,尸体趁着夜色抬到沂河边,扔进了沂河里。

自此,周家汉子和太爷爷形同莫逆,定下了八拜之交。

太爷爷索性就唤上十七岁的爷爷,帮主周家人砌打铁灶,搭起了一间小屋子留着住人。周家人为感谢太爷爷,抱给太爷爷一盆君子兰,周家人说,这盆君子兰也是路上一位游方仙人送的,就是苦行僧。一路上饿殍遍地,人不吃走不动,偏偏这盆君子兰,不吃不喝,还是绿叶饱满,生机盎然。

太爷爷以为奇,便将这盆花抱进了家里。这盆兰被太爷爷抱进房内并不适应,还越来越枯黄了起来。这可如何是好。太奶奶说:“哪里来的就让它回哪去。”太爷爷又不好在送回去,就将这盆兰花放在土院子里。一夜过后,出奇了竟然又生机勃勃,先前枯黄的叶子又从新泛了绿,太爷爷啧啧称奇。

更怪的是,先前黄鼠狼在窝里不出来,这下倒出来的勤了。还总是在一个地方乱纵,不时的用嘴和爪子去刨那块地方,认准了那一块地方乱刨。起初太爷爷也还没当回事,后来越见越是奇怪。怎生的野物也通人情味,自己窝里好好的咋就逮着那一块扒呢?不到三天,那块土就被扒的碗口深。

太爷爷找来周大汉,周大汉从自己箱底拿出两根棒。精铁、生铁,精铁平放在地上,拿生铁去敲精铁。周大汉说:“别小看这两根铁棍,这是当年曹操手底下摸金校尉传下来滴。我祖上当过孙中山的兵,后来到了袁世凯就回乡种田了,这门土上响土里旺的手艺也不曾失传,今日就给大哥旺一旺,这地底下有没有东西一敲便知。”

太爷爷关了门,对周大汉点点头,示意开始验吧。

周大汉敲了三下,抬头对太爷爷说:“这底下有东西,还不少。”

周大汉当即与太爷爷手拿铁镐,一镐一镐的下去,挖了有两尺深,嘭的一声,铁镐碰到了硬物。铁镐明显是碰到了硬罕物,发出清脆的声音。

周大汉说:“我来。”

周大汉打铁出身,手上功夫在行,只见他趴在地上,左手撑地,右手伸下去用手先捞一把泥上来,抓住什么左右摇晃,不多时,一只大铜罐被提了上来。去除封住铜罐的封泥,里面哗哗的都是金条金币。爷爷上过几年私塾,识得字,拿起一个对着太阳看,年代久远,字体都不是小篆,说不定还是秦朝统一六国以前的,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以前是楚国。

太爷爷说:“这事情在院子里,不要说出去,这外头兵荒马乱的,天知道生出什么乱来。”

太爷爷将这铜钱收在床底下,连夜在床底下又挖了个坑埋进去,太奶奶一连三宿没睡着觉。

而知道此事的还有周大汉一家,周大汉的婆姨说周大汉这一回去就不对劲,这婆姨自从上次鬼子枪下脱险后就一直嘀咕这家通神,连野物都帮他家。

周大汉就说这是人心好有好报,要不是这家救咱家一命,你现在还不知道到哪投生了。

周大汉的打铁活计是越来越少,就连太奶奶都发觉了。

一日凌晨,太奶奶坐在床头突然说:”哎呀,这家以前都是打铁到天明大天四亮时候,怎么现在连一个小时都不打,咕啷咕哴的打这么少。

这话的意思太爷爷也明白,有钱在人后存着,哪还有拼命受累的道理。

太爷爷也知道自己说你家要有难处时给你几根金条这句话,这几根金条在那时候,真是种一辈子地、打一辈子铁都换不来的。

这几日,周大汉索性不打铁了,越是听不到他家的凌晨打铁声,太奶奶越是睡不着。太奶奶急躁的对爷爷说:“他家不打铁了,准时算计着要来我家拿金条了。”

太爷爷披着破布棉袄,在屋里生个火盆,蹲坐在床尾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说道:“给就给两根,什么还比命重要啊,破财免灾。”

太奶奶刚想说:“自家院子你自己能挖还找什么外人来。”听到太爷爷说破财免灾,心想着还许可能真的破财免灾,也不敢多说了。

太爷爷床底下埋着一满罐的财宝,估计那时爷爷就已经是村里、镇上最有钱的人家了。虽然大家都不知道。

还好周家也没上门,日本鬼子赶跑了。到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几个村一起合并统计人口分田到户,周家说要不爷爷就和他们的闺女成亲吧。

太爷爷说不行,这不像话,不是指腹为婚,要是指腹为婚还说的过去。

十里外,奶奶被大红花轿抬进了家,奶奶是镇上地主家的闺女,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年代里,奶奶家散尽家财,住为村里筑桥铺路,村里贫民们也受了奶奶家不少好处,也没人上门闹事。奶奶比爷爷大三岁,太爷爷说好,女大三抱金砖。

奶奶地主家一辈子没穷过,奶奶那女方家要给太爷爷些银钱,太爷爷一口回绝,说你家金山银山我也看不上。

奶奶那家长辈也是愣住了,心想着这户农村人家心气高,不是小气人家。

当晚喜酒上,太爷爷对着儿媳妇说女大三抱金砖对上了。当晚,在偏屋里,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塞给了两人睡一块金砖,硬是惊的奶奶一夜没合拢嘴。

世间本就没几件事情是顺风顺水、美好团圆的。

那年迎来了大灾荒,人和狗抢食吃。全国处处吃野菜啃树皮,邻镇需要大量农具来耕作,镇上紧急调令全镇铁匠集中,大炼钢铁。正值抗美援朝,爷爷当时在镇上工作,是为后线工作者,但前线战场也要补上。爷爷因在镇上政府上班故此不用,但周家的儿子就要去了。

抗美援朝送儿子去前线战场,无异于送死。周家婆娘舍不得,就去找太爷爷商议,能不能找找关系通个方便,让儿子留下。爷爷在镇政府找到征兵办,塞了两块钱,名额让邻村的人顶上去。

这件事情倒是让周家婆姨尝到了甜头,就怂恿周大汉去找太爷爷要几根金条,好去城里过活。

周家汉子怒斥婆姨说:“我和吴家八拜之交,这事我做不出来,人家的是人家的,咱不沾边。”

周家汉子也是两难,好日子谁不想过?关键就是这事是讹人呐。

是夜,太奶奶听到门卫有窸窸声,太奶奶以为是招贼了。太爷爷用洋火点起煤油灯,一出门,一看竟然是一家六口的黄鼠狼站在门口,纷纷后脚立地站起,学人做作揖状,这是在拜别太爷爷和太奶奶一家。

借着夜色,太爷爷看着六只黄鼠狼越过土院墙,消失在夜色里。

太爷爷回屋里对太奶奶说:“当年为了救自己让逃难而来的周家母女进院子,想保他人一命。哪知借地下崽的黄大仙为保小崽子性命而去奋力咬伤日本兵,真是奇了,真是好心有好报。

太爷爷太奶奶主板建新屋,爷爷在镇政府工作,奶奶怀有身孕在家休息不能干活,日子过的倒也相安无事。太爷爷算算,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索性在一个深夜,太爷爷黑布包好两根金条揣在怀里,敲开了隔壁周大汉家的门。到里屋,太爷爷怀揣的两根金条放在桌上,说值钱的平分了,剩点碎铜板也值不了几个钱,两家分分,保平安。

周家大汉让婆姨老少都跪倒在地,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如果谁说出去一个字,动一个坏心眼,就被雷劈死。

太爷爷也点点头离了周家,回到家对太奶奶说,成了,这下能睡个安稳觉了。

太爷爷家与周家在一个晴天找一伙泥瓦匠,动工盖新屋。

眼看到了秋天,草木开始凋零,太爷爷家也加紧组织秋收,晒谷场上打谷子囤粮仓。

就在秋高气爽的夜里,太爷爷一个人看守着自己打谷场上的粮食,太爷爷想起了原先借宿过的黄大仙一家,现在过冬了草木凋零,食物越来越稀少,也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

太爷爷坐在打谷场上吧嗒着旱烟,就在这时,远处一只硕大的黄毛黄大仙,上蹿下跳的跑到太爷爷面前,眼里还噙着泪。

太爷爷哎呀一声,显然也是被缘分这种事情惊到。看着面前这只似曾相识的黄鼠狼,这分明就是以前借宿家园草垛中下崽、生养长大后又举家搬走的那条公黄鼠狼!

太爷爷走进细看这条黄鼠狼,右腿上有伤,皮毛残破还带血,满身的污泥,前爪子不住的在刨地,就和当时告诉自己地底下有钱的举动一模一样。边刨着地,还指着家的方向。太爷爷不知其义。黄鼠狼领着太爷爷到昔日找到金条的地方,用爪子抓抓地,紧接着用嘴亲亲地,又用浑身的皮毛不住的去蹭太爷爷的脚裸。太爷爷知道它的意思了,当即太爷爷又翻出陶罐揣上两根金条,跟着这条大的出奇的黄鼠狼一直紧追慢赶的到镇边上,一户屠户家里亮着灯,这家崔屠户是镇上远近闻名的快刀手,杀牛宰羊样样精,经他手去肉留皮,皮一点不坏,肉不带点毛。

太爷爷敲开崔屠户的家门,此时已是四更天。崔屠户披着件皮衣出门,见太爷爷空手站在门口。

太爷爷自报了家门,和崔屠户到院子里,见到院子铁晾绳上挂着新杀的两张黄鼠狼皮,还带着生血没干呢。太爷爷心里一阵惋惜,就要难过的掉下泪来。

太爷爷说:“崔把式,墙边那笼子里一母两小,我要了。”

崔屠户倒吸了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后半夜的敲门就为了这一窝黄大仙。

崔屠户摸了摸后脑勺,说:“敢情这一窝黄大仙,你家里养的?”

太爷爷点点头。

崔屠户说:“现在正值秋天,马上过冬,这毛皮剥下来可贵着哩。”

太爷爷没说什么,也是赞同的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一根金条掂了掂,放崔屠户手里,说:“我要了。”

崔屠户紧攥着这根金条,在夜色下那也是黄灿灿啊,乡下人做梦也没摸过这个稀罕物。

崔屠户难为的说道:“这根金条不要说几只野味,就是半个镇子恐怕也买下来了。”

说完,崔屠户猛然瞥见自家院墙上蹲立着一只大黄鼠狼,那是大的出奇,远看简直就是头狮子蹲在墙头上,眼里露着凶光。

崔屠户说:“这就是踩断捕兽器跑掉的那只。”

崔屠户把一母两小连笼子都给了太爷爷,太爷爷提着笼子穿过田野往回走,身后跟着那只公黄大仙,在田野里选了个空旷地方,打开笼子,这一家还剩下两个崽。

太爷爷也难过啊,平白无故的死了俩,搁谁谁心里好过啊,动物也是生命啊。

上一篇:七日还魂下一篇:《搭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glpcy 2015-4-7 10:15
你好,请在剧本专栏右上角下载“梗概投递表”并填写完毕上传至征集邮箱:gushi_9@126.com;否则组委会无法与你取得联系,你将不能参赛哦~

查看全部评论(1)

在线客服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GMT+8, 2024-5-22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