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知己》

2019-7-10 13: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6| 评论: 0

摘要: 《知己》作者:张军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祁连山脚下,。到了6、7月花开季节,几十万亩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绵延几十公里的油菜花相依祁连山,铺天盖地都是金黄色,高低起伏, ...
《知己》
作者:张军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祁连山脚下,。到了6、7月花开季节,几十万亩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绵延几十公里的油菜花相依祁连山,铺天盖地都是金黄色,高低起伏,延绵无穷,真可谓满山尽带黄金甲!漫无边际的油菜花犹如一条条金色的织毯席卷着广袤无垠的昭苏大草原,与天山遥相辉映,堪称西部盛景,与祁连山遥相辉映,美不胜收。

但在九十年代,昭苏县刘家村一直由于交通闭塞,土路难行,这个美丽的地方与世隔绝,“让刘家村能够和外面的世界相通”成了村民老秦心里一个“美丽的梦”。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陌生的老人,在村边扎下帐篷住了下来。村里唯一的外来户老秦和老晋交成了知已,这对老人的伯牙子期之交,最终改变了这个小村庄的命运,让这个新疆最美的小村庄通向了外边的世界……

《知已》主要人物简表

一线人物:

老秦:男,五十六岁上下,刘家村当地村民,外来户。为人勤快,实在,人缘极好。

老晋:男,出场时为六十岁,某国企退休干部。爱好养蜂,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二线人物:

导游:推荐年轻有气质的女孩,口齿要伶俐

大顺:老秦的儿子,二十五岁上下,刘家村当地村民。

村书记:三十五岁到五十岁皆可

玉梁:老晋的儿子,三十岁出头,企业家。

其他人物:

老秦媳妇儿:与老秦年龄相当

医生:建议年长一些

小石头:老秦的孙子,学龄以上

负重行走的路人甲、开拖拉机的司机

游客甲:有一句台词

游客若干

微电影:《知己》

1、 秦晋路 日 外

一条水泥公路。

70岁的老秦拿着竹扫把认真清扫着地面,他身后不远处竖着一块牌子:刘家村。

一名导游小姐一手举着小红旗,一手举着喇叭:“现在,我们来到远近闻名的昭苏县刘家村。这里地处西北黑河谷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特别在祁连山黑河谷地中,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顺着河谷从西向东分布。到了7月花开季节,几十万亩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绵延几十公里的油菜花相依祁连山,铺天盖地都是金黄色,高低起伏,延绵无穷!由于田地多向着河道方向倾斜,黑河在中间流淌,所以站在河岸上向两边看,这种景色就像镶了两道金边的银丝带蜿蜒飘舞,与祁连山遥相辉映,美不胜收。”

老秦站直身子,擦擦额头的汗,看了看迎面而来的几名游客,弯腰继续清扫路面。

导游小姐带领游客沿着蜿蜒的路继续走。

路旁的牌子(特写):秦晋路。

导游小姐:“大家来时走的这条公路叫做秦晋路,这个地名,是有来历的。”

游客甲:“秦晋路?是不是永结秦晋之好的意思?”

导游小姐:“可以这样理解,不过,这里的秦晋之好可不是咱们平常所理解的那个秦晋之好……”

老秦(画外音):“咱这村里,如今日子越发滋润了。十五年前的时候,这里可没有条公路,那时候,刘家村是个‘世外花园’……”

2.刘家村 日 外

字幕:十五年前,1996年

老秦的声音继续:“说‘世外’是因为交通太不方便。刘家村距离县城有一百多里,却没有一条象样的路。碎石头加黄泥的路,走了好几百年。小车底盘低开不进来,大车天不好就得陷进泥里。去城里得一大早坐上村里的拖拉机,突突一整天。”

同时:

土路中拉着驴车的人,再远处,有一辆拖拉机在艰难的行驶。

老秦的声音:“说‘花园’是因为黑河两边那连绵不绝的油菜地。每年的夏天,密密匝匝、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便把山谷织成一道巨大的黄色的地毯,就连两边的山脉也被映成了金黄色,犹如穿上了黄金甲。”

同时:

一望无际的,壮观的油菜花田。漫无边际的油菜花犹如一条条金色的织毯席卷着黑河两岸,照亮了天,染黄了山,一番如诗如画的美景。

老秦的声音:“刘家村说穷不穷,说富不富。一共六七十户人家,三百多口人,倒有七八百亩好地。每年打下的粮食都吃不完,还有河谷两边的油白菜,怎么着也不会饿肚子。”

同时:成熟的庄稼,收割的人们。

老秦的声音:“但刘家村没有汽车能走的路。所以无论产出什么好东西,都是运不出去的,只好就放在村里。余粮放陈了,便做了酒,喂了牲口;油菜花开过了,就喂了猪喂了鸡。”

同时:十五年前的村庄,人们在喂猪赶羊。

3、老秦家门口 日 外

老秦的画外音:“就这样一世一世的守着,过着‘世外花园’的生活。”

同时:老秦眉头紧锁地蹲在门口,抽着一个被烟垢弄得看不出原色的老式烟袋锅,狠狠地吐着烟圈。

老秦的儿子大顺走过来坐在门墩上:“爹,你看小石头他三天两头地生病咳嗽,可去一趟城里,就得走一天,要是……要是有条公路……”

老秦深吸一口烟袋锅,叹气:“是啊,要是有条公路……算了,别想这没盼头的事儿。”

老秦磕磕烟袋锅,站起来走。

大顺抬头吃惊地看他:“爹,您上哪?”

老秦:“前几天咱村来了个养蜂人,喝蜂蜜治咳嗽,我去找那人买点儿。”

大顺:“爹,人家哪儿是什么养蜂人。我听说是城里来的大干部,能瞧得起咱么?”

老秦:“不试试,谁知道?”

老秦走进家,不一会儿拿着个带盖的大搪瓷缸子走出院子。

4、老晋帐篷 日 外

帐篷门口有个蜂箱,有几只蜜蜂在蜂箱附近飞。

老晋背着枪向帐篷门口走来,左手里拎着只野鸡,嘴里叼着过滤嘴香烟,步态悠闲。

不远处一棵树后,老秦拿着烟袋锅蹭蹭树干,探头看着老晋。

老晋将枪和野鸡靠在帐篷边,走进帐篷,然后提着个搪瓷盆和一个开水瓶走出来。

老晋放下搪瓷盆,拔起开水瓶的塞子,往盆里倒开水。

老秦走过来:“那个,干部同志……”

老晋抬头,看到老秦,对老秦这个称呼显然很不习惯,老晋放下开水瓶,冲着老秦笑:“莫客气,别叫干部,喊我老晋就行。您咋称呼?有啥事?”

老秦走到老晋身边:“我姓秦。你叫我老秦吧。是这样的,我孙子身体不好,老是咳嗽,听说常喝蜂蜜就能好点。您这蜂蜜多少钱?”

老晋:“你把缸子给我。”

老秦把大搪瓷缸交过去。

老晋接过搪瓷缸转身走进帐篷。

老秦向帐篷张望着。

老晋拿着个带盖的大搪瓷缸子出来,笑着递给老秦:“给,老乡!不要钱。”

老秦:“不要钱?”

老晋:“我养蜂不是为了赚钱。”

老秦:“不赚钱你养甚蜂?”

老晋:“我啊,是市里一家国营大企业的退休干部,老伴几年前没了,城市的又吵又闹,空气也不好。就想找个地方养老。因为以前来过刘家村,早就喜欢上了这儿,所以前几天就让儿子送过来在刘家村打猎养蜂。你看,这满山遍野的油菜花,一年年开了败,败了开,太可惜了。你告诉乡亲们,想喝蜂蜜只管来我这里打蜜,我一分钱不收。”

老秦接过搪瓷缸:“那、那多不好意思!”

老晋:“没啥不好意思,留下这么多蜜,我一个人也喝不了呀。”

老秦:“老晋,你在村里还有啥需要尽管说,我看我能帮啥忙。”

老晋想了想:“别的要求没有。就是想在村里头租所房子长期住下,可村干部死活不让。”

老秦:“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老秦拿着装满蜜的搪瓷缸向村委会走去。

5、村委书记家 日 内

老秦走进来:“书记!”

村委书记:“秦叔啊,快进。”

老秦:“书记,我找你是想求你件事。”

村委书记:“秦叔,你咱说这话,不是寒碜侄子嘛!来,坐坐!你说啥事吧。”

老秦坐下,把大瓷缸放在桌子上:“咱村外头住了个养蜂的,人家是城里来的干部。”

村委书记:“我知道,本来咱村是不让生人长住的。老晋说他只在村外帐篷里住着,不进村。我看他除了养蜂,就是在草原上独自扛枪打猎,就让他留下了。咱大草原养活了许多松鼠、野兔、旱獭。冬春的时候,它们找不到吃的,便来祸害庄稼。老晋打猎也是件好事。”

老秦:“还有。”

老秦拍拍大瓷缸:“人家老晋酿的蜜也不卖,白送给咱村里的人喝。他可是个好人啊。你咋就不许人家在咱村里租个房子?”

村委书记:“事是好事,人也是好人。可咱不了解这个人,村里丢了东西没法说。”

老秦拍着胸脯为老晋打保票:“丢了东西我负责赔。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出门在外不容易。”

村书记:“你知道他?”

老秦:“我知道。”

村书记笑了:“秦叔,你和他才认识几天了,你就知道他一个外姓人?”

老秦:“你叔我不也是外姓人嘛!当初也是投奔我那姑姑来的,我这几十年,有给村里人干过啥黑良心的事儿没有?”

村书记想了想:“这样吧,秦叔,你要敢给他做担保,我就让村委会租给他房。”

老秦:“行,我给他担保!”

村书记:“那明天我给他找个地方。”

老秦:“地方我已经想好了,就住我当年留在村边的大青石屋里。那个青石屋冬暖夏凉,是个不错的住处。”

6、老秦家 夜 内

窗棂上贴着春节农村常见的剪纸。

桌上一桌好菜。外边不断的炮场。

老晋、老秦坐在饭桌旁。老秦的孙子小石头抱着新文具喜滋滋地坐在老秦怀里,打开笔盒玩着里面的新铅笔钢笔。

老秦媳妇儿端着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放在老晋面前:“老晋,来,过年啦,吃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小石头,给你晋爷爷斟满。”

小石头去拿酒。

老晋捂住杯口:“大嫂子,酒就不喝啦,今儿晚上还要回去呢。”

老秦:“走啥走!今天晚上,你就老老实实跟这儿住,你嫂子要陪孙子,咱老兄弟多扯扯闲话。明儿一早,我跟你大侄子去把你那些家伙事儿都搬到青石屋子里去!”

老秦媳妇儿:“是啊,跟这儿住着,一家人一起,那才叫过年嘛!”

老晋:“好!一家人一起才叫过年。”

小石头:“晋爷爷,我来给你倒酒!”

小石头站在凳子上给老晋倒酒。

老晋把杯子凑过去:“哎!”

7、秦晋路 日 外

老秦扫马路。

老秦(画外音):“就这样,老晋在我家过了九个年,从没回过城里,每次他家里人来看他,总不忘给我孙子捎些新文具新书啥的,可把我那孙子给乐的呀……”

老秦直起腰,用袖角擦擦眼角的泪。

老秦(画外音):“到了第十年冬天,雪下的那个大呀,一下就是三天,远近瞅着都是一片白茫茫,人都出不去屋。雪停的那个早上,老晋没来吃饭……”

8、老晋石屋 日 内

老秦打开门走进来。屋里黑漆漆的,老秦摸索着打开灯。

老晋的呻吟声从卧室内传出。

老秦急走两步,打开卧室门:“老晋,你这是咋了?”

老晋裹在被子里,脸色蜡黄,满脸都是汗:“我……哎……我肚子疼……”

老秦摸了摸炕:“这炕都凉了一整天了吧,都怪我太粗心,没来看看你。你忍忍,我这就喊你大侄子送你上医院!”

9、老晋石屋 日、雪 外

老秦和儿子大顺在给三轮车的轮子缠铁链。

村书记:“老秦啊,去城里的路又陡又窄又颠,好天气开车还要十二分的小心。这天你敢让儿子开三轮?你还要不要命啦。”

老秦:“我看老晋病的不轻,赶驴车半夜才能到乡里。不用三轮车哪儿行?大顺,走,把你晋叔抬出来!”

老秦和大顺一起走进石屋。

村书记也跟进去。

10、乡医院 日 内

大顺背着老晋,老秦跟在一侧:“大夫,您赶紧给治治吧!”

医生:“快,先送急诊室!”

急诊室外。

老秦和大顺不时张望急诊室内。

特写:时钟快速转动。

急诊室门打开,医生走出。

老秦和大顺异口同声:“老晋(晋叔)他咋样?”

医生:“幸亏你们送的及时,手术很成功。要是再晚几个小时,他恐怕就危险了。”

老秦松了口气:

医生:“对了,听说你们是刘家村的?”

老秦:“是啊。”

医生:“大叔,那你们这一趟,可真是相当不容易啊!刘家村那条路我知道,平常大晴天开车都得加小心,更何况这两天雪还下的这么厚。护士,给这位大叔和兄弟倒点热水洗把脸,再给他们倒点开水喝!”

老秦和大顺:“谢谢!”

11、老秦家 日 内

大顺跑进:“爹、爹,晋叔回来了!晋叔回来了!”

老秦放下烟袋锅,站起:“啥?老晋回来了?”

老晋走进来,将一个手提袋丢在地上,一把握住老秦的手:“我回来了。”

老秦:“你在城里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病都好的差不离了吧?”

老晋点点头:“嗯。(捡起手提袋,打开拉链)我给小家伙带了点新出的故事书和文具……”

老秦:“坐、坐,先坐下再说。大顺,给你叔沏茶!”

老晋从手提袋中拿出一沓钱递给老秦。

老秦不接:“你这是干啥?”

老晋:“这次要不是你,我这条命……”

老秦:“老晋,我可是把你当自家人看,你怎么和我这么见外呢?”

老秦拿烟袋锅指着门口:“你要再说这么见外的话,就给我走!”

老晋:“老秦,你听我把话说完。这一万块钱,对我来说不算啥,可你家没啥收入,小家伙还要上学……”

老秦:“其实俺这儿啊可都是宝,光这些油菜花能运出去就是钱。可这路是黄泥烂石头路,小车过不来,大车走不动。刘家村吃亏就吃在没有条宽敞公路上了,要是有条好公路,俺刘家村的人肯定比你们城里人都要富裕。”

老晋看看手中的钱,望着门口,老晋默默把钱收了回去。

12、秦晋路 日 外

老秦将路边的树叶小心地扫起,洒进路边的树林里。

老秦(画外音):“后来,老晋回城里住了几个月,才回到刘家村。不过,这一回,他是坐马车回的。”

13、老秦家 日 内

桌上堆了满满一桌菜。

老晋捧着个馒头,不时吃两口粥和煎饼:“还是咱家的饭好吃!”

老秦:“那是,咱这都是土生土长的好东西!老晋,慢慢吃,让你嫂子再炒几个小菜!”

老晋:“哎。老秦,我来是跟你说件事。”

老秦:“啥事,你尽管说。”

老晋:“我得的是胰腺癌,晚期的。上次在县医院里住院的时候就查到了。”

老秦懵了:“咋这么严重?”

老晋却看得十分淡然:“老哥,我时间不多了,能见一面是一面。你陪我出去一趟行不行?”

老秦把眼泪擦了擦,点了点头:“行。”

14、弯弯的坡路 日 外

弯弯的黄土坡路上,老秦赶着驴车,老晋坐在后边。

老秦的画外音:“我陪着老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15. 弯弯的坡路 日 外

老秦一个人赶着驴车向回走。

老秦的话外音继续:“为老晋办完后事之后,我回到村里。相处九年,好的象一个人的老朋友就这样不在了。九年缘分,转眼便成了一场梦。”

16、老秦家 日 外

老秦默默坐着抽烟袋锅。

玉梁提着个黑色手提包进来:“叔。”

老秦站起:“哎,大侄子。你来了。你爸坟地选好了没有?”

玉梁:“叔放心,都办好了,下个月就修好墓了。叔,这几年,多亏了您。我爸自我妈去世以后,都不大爱说话,天天吃不香睡不着。自打他认识了您,我爸性格开朗多了。我爸临走的时候交代我们哥仨儿,要给您留一样纪念品,这不,我给您提来了。”

玉梁放下一个黑包。

老秦:“这是啥东西?”

玉梁:“我走了您再看吧。我厂里还有些事没处理呢,不能耽搁,我下回再来看您。”

老秦:“哎,行,那你路上慢点。”

玉梁:“哎,叔,我走了啊。”

玉梁走出。

大顺从侧屋走进堂屋:“爹,咋不留玉梁吃饭了?”

老秦:“他说厂子里还有急事,不能耽搁。”

大顺看见那个黑色手提包:“爹,这是啥?”

老秦:“玉梁说是你晋叔给我留的纪念品。你拉开看看是啥?”

大顺拉开拉链,看到里面的东西吓了一跳:“爹,你过来看……”

老秦拿着烟袋锅走过来:“啥东西?这么大惊小怪的?”

大顺哗一下把钱倒在床上。

老秦也惊了:“咋这么多钱?”

大顺数着钱。

大顺:“爹,一共六十万,这么多啊!咱全家一辈子也攒不下这么多的钱。”

老秦:“这个老晋啊。你快撵上玉梁,把钱给人送回去!”

大顺:“晋叔这是知恩图报,报答咱家对他九年的照顾。咱还是留下吧。”

老秦:“我可是把老晋当成自家人,从来没有想要他的回报。这钱咱不能要。大顺,你快去!要是送不回去钱,你就别回来。”

大顺答应一声,提着手提包出去。

(字幕:三天后)

17、老秦家 内 日

老秦正在吃早饭。

大顺走进来。

老秦:“钱都还了?”

大顺:“还了。”

老秦:“嗯。过来吃饭吧。”

大顺端着碗坐下:“爹,你都不知道,人家根本就不稀罕这钱。晋叔其实是早就从国企下海的干部,后来当了大老板,开着好几个矿,好几个厂,九年前全交给他的三个儿子经营着,来咱村里养老。现在人家买卖是越来越好,六十万算个啥,那就跟个小菜儿似的。你把钱还回去,人家不一定领这个情。”

老秦:“我们老一辈的事,不用你管。老晋的人情我知道,我的人情老晋知道。这就够了。”

18、老晋石屋 外 日

老秦坐在蜂箱旁抽烟袋锅。

玉梁走过来:“叔,我又来看你了。”

老秦指指旁边的石头:“坐,坐。”

玉梁坐在一旁,看着蜂箱忙碌的蜜蜂:“叔,这些蜂反正也没人养了,把它们都放了吧。”

老秦:“人不在了,留着东西有个念想。前两天村里姚大臭偷了老晋的蜂箱,我还撵了十里地给要了回来。”

老晋家大小子玉梁:“叔,和你商量个事。

老秦:“你讲。”

玉梁:“上次给您六十万,是我们三兄弟自作主张。其实我爸临终留下的话,是让我们三兄弟出钱把刘家村通城的路修好了。”

老秦嘴里的旱烟袋差一点儿掉在地上:“你说要出钱修路?”

玉梁:“叔,你说咋样?”

老秦:“我听说这一百来里的路,就是修条石子路也得小两百万哩。”

玉梁:“叔,本来我们没打算按爸的话修路,只打算给您六十万略表心意。但您分文不收,让大兄弟把钱全部送回来,我们再舍不得钱就说不过去了。我们三兄弟商量好了,准备投三百万,再和县、市里争取一下财政支持,总共投入五百万。修一条水泥公路。”

老秦:“那敢情好。但我多一句嘴,你别在意。”

玉梁:“叔,你说吧。就当我是你大侄儿,有啥说啥。”

老秦:“你们哥三儿开矿、办厂都不是在刘家村,老晋为啥让你们花这来多钱?”

老秦:“不为啥。我爸说了,就凭您老哥俩儿的情意,这钱花得值!”

“还是老晋知道咱。”老秦心里热乎乎的。

19、秦晋路 外 日

老秦的背影,他扛着扫把走在公路上。

老秦(画外音):“这条路,花了一年多时间就修好了。村里问我,给这条路取个啥名好。我说,这条路,记载着老晋跟我的情意,就叫它秦晋路吧。从那以后,咱村里的东西能顺顺当当卖到城里;城里人,也时常来村里旅旅游,摘个蔬菜水果啥的,再住上一两宿,村里的日子,是越来越滋润了。”

镜头摇向不远处:那里是老晋住过的大青石屋,屋前还放着那个蜂箱,蜜蜂在忙忙碌碌。石屋前,竖着个石碑,写着:“晋家石屋”。

镜头再摇向远处,那接天连地的油菜花。

(完)
上一篇:人在江湖下一篇:《遗失的勋章》

最新评论

在线客服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GMT+8, 2024-6-16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