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印象
我和王小川认识是在2006年10月,通过四川电视台一部短剧《骗中骗》认识的,那时,他演的经验丰富的老骗子,而我演的他的随从小骗子,那部戏我们配合很默契,后来获得了较高收视率……
从那次之后,我和王小川老师接触多了起来,在此之前,我也听说了很多关于王老师不好的传闻:势力,好色,爱耍心眼,不知天高地厚等等,我一直想找机会观察究竟。
他自己办了一个影视工作室,其实他的这个《成都小川影视工作室》地方不大,可来往的人很多,道具服装灯光堆满一屋,电脑就在床边,他长年收留了几个外地的学生,和他吃住工作学习,形影不离。据说王小川在生活上抠门得很,水电气就像是困难时期一样定量供应(费用他承担),洗碗洗菜洗脸水要用来冲厕所,灯泡也是低瓦数的节能灯,自己的鞋垫都是用报纸垫,尽管这样的条件,仍然有无数表演爱好者熙来攘往,首先,住在他工作室的学生免去了在成都住宿难题,要想在成都影视圈漂。首先得住下来,成都有句流传在群众演员中的一句话:宁要一环路内一张床,不要三环路外一间房。说明住房无疑是在成都发展的首要前提!
王小川的工作室就在二环路内峨影厂宿舍区,外地群众演员在这里不用担心房租水电气费用,这个位置,交通极为方便,许多剧组的演员集结地就在峨影厂门口,住到这里也有可以接触影视圈的前沿人士,有机会参加剧组的学习锻炼,对于一个初到成都闯影视圈的外地群众演员来说,王小川的工作室说得上是一个成都演员打拼的好地方!
我听说他收留接纳了一批又一批初学者,成都有许多现在混得好的演员和制片出自这里,重庆演员彭波据说就是在他那里住了三年多,现在已经发展到北京去了。
通过和他时间一长的接触,慢慢对他有较清楚的了解,王小川好意气用事,有时候讲话冲动无顾忌,喜欢发号施令,生活上用钱抠门(对老师和朋友用钱大方),不过,我也发现,他同样具备许多其他成都影视圈内人士难得的优点,首先是时间观念强,对待工作执着认真,对待老师谦虚礼貌,敢于在低谷条件下,和命运抗争,坚持执着是他的优点,而他最大优点:就是在利益面前让得人!(这一点许多人难做到的)
我在成都也去了许多文化公司和工作室,想王小川那样大度待人的同志几乎没有,成都有哪个文化公司或者工作室能做到管吃管住管出路呢?
现在许多人心态也怪,自己有了大发展,往往会忘记最初的起步踏板,在成绩面前往往编织另外一个有光环的成长史,把王小川当初的支持帮助抛到九霄云外,主要原因,无非是感觉现在有了新的机遇,当初的经历就是不值得提的小儿科,怕自己的身价在那些“专业演员和老师们”面前受到影响,于是自然而然,忘记和否认在王小川工作室那里的一段经历,喝水忘挖井人的事情,时时发生,我认识的好几个在演员圈混得有一点点名气的演员,皆是出自王小川工作室。可是,他们小有名气后,都否定王小川曾经帮助过他们。
就这样的一个简陋的影视工作室,仍然创作出了一些有分量的作品,王小川提倡发起的QQ剧(是指10分钟内在网络和手机上播放的小品剧)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网友认同。网络电影《成都爱情故事》也在网络上频频参与评奖。王小川的成绩是在方便面加矿泉水,排挤诽谤及歧视中产生的,不容易啊!
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哎……我不得不承认老天一直现在考验他的意志和耐力。
加油王小川,我们支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