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在图像基本规律的把握、各种表达要素的创作、编辑与应用及主题的挖掘方面驾驭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视作品的优劣,电视专题片的摄像更是如此。
摄像的创作意识
电视专题片镜头画面中景别的处理,既是导演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摄像创作的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拍摄中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并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研究,这就使得不少电视专题片创作未能充分发挥镜头画面语言的视觉功能。从视觉原理上分析,镜头画面的景别,在视觉形象中,是片子风格、导演风格和摄像风格的最重要体现。因此,将景别问题单独列出来论述,深入地研究、探讨,会对摄像的创作产生积极的效果。
画面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的一种极有效的造型手段。景别还是画面构图的一种视觉形式和方法,更是表达画面内容(叙事)所采取的一种视觉结构。
摄像创作中,画面叙事表现的多样性、多元性和丰富性,使得画面景别的处理成为创作中重要的且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作为摄像师,必须研究分析景别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另外,电视片摄像创作少不了一些“技巧”的运用。电视创作技巧,如前期构思技巧、选题技巧、立意技巧、摄像技巧、构图技巧、后期的编辑制作技巧等。摄像师头脑中要有技巧意识。有经验的摄像师大都非常重视技巧的运用,通过巧妙的构思,漂亮的构图以及后期剪辑过程中的技巧,制作出信息容量大,形式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的电视图像。
摄像的编辑意识
电视专题片摄像的编辑意识是指摄像以编辑思维进行图像的构思和拍摄。电视专题片摄像的编辑意识可以通过蒙太奇策划、镜头运动特性展现、画面细节挖掘以及专题片的节奏把握和情绪控制等方面的优化来实现。
1.蒙太奇思维式的编辑意识。蒙太奇电视画面组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蒙太奇技法运用得当。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增强画面的美感和艺术性,但要避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使用蒙太奇技法的时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使画面的时间、空间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追求朴实无华的客观效果。
电视专题片摄像要通过熟练掌握蒙太奇表述方法,实现镜头语言的完整、有序和关联。对同一场合同一对象进行不同视角、不同画面重心的表述,应当遵循连续构成的组接方法进行拍摄,注意角度、机位和景别差异的鲜明性。对同一场合不同对象应当采用对列构成的方法进行拍摄,比如拍摄洪灾的专题片,就可以拍摄洪水冲毁堤坝、树木倒伏、房屋倒塌这样一组特征鲜明的镜头。正确把握和使用蒙太奇,不但要求摄像理解它的构成意义,更要充分运用其基本原理,按镜头的组接规律,整体策划,分解拍摄,以保持镜头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相互间的说明、补充、照应和深化作用。
2.画面运动特性的编辑意识。摄像的编辑意识在电视运动特性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连续性,使运动镜头形成组合和单元;二是记录运动固有的形态,即原生态,让其本质特征得以充分展示,个性得到张扬。一个好的电视摄像应当善于让画面自身富有动感和活力,在被拍摄对象自身运动过程中,寻找动情点和闪光点。要尽可能多视角地反映主体的运动,同时要拍摄陪体或客体的运动,用以照应主体。可适时采用主观镜头来表现主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觉、心理感受。在被拍摄对象无法运动时,要合理地运用推、拉、摇移。镜头外部运动多次连用应当以镜头策划为前提,避免无序、无目的地重复使用。
纪实性和原创性已经成为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基本方向。这就要求在拍摄中应当尽量原原本本地记录新闻发生的始末,因此,长镜头成为不二的选择。摄像在拍摄长镜头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拍摄主体内容的完整性,确保后期编辑素材选取能够信手拈来。
3.注重生动细节画面的编辑意识。电视专题片摄像应当增强拍摄细节的意识,着力充实画面的信息含量,给观众更多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和想像的空间。要有意识地运用推、摇等方法来突出主体,大胆采用大特写来表现主体。特别是在捕捉动情点、闪光点的过程中,要抓住主体的细微变化与特有的信息,以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特征来表现和深化主题。与此同时,摄像的编辑意识要求摄像不只是盯住主体不放,而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利用被拍摄的陪体来烘托主体,通过环境渲染气氛,以增强图像的故事性和情趣性,并使主题得到深化。比如抓拍可以表现主题的宠物、藏品等等。同时要注意拍摄对被摄人和物的相关反馈和铺垫,如台上精彩的演出、台下热烈的鼓掌等等。通过生动细节的捕捉,增强专题片的感染力,深化主题。
4.节奏把握与情绪控制的编辑意识。节奏与镜头具有直接的关系。镜头的长短、镜头的内容和镜头的运动等都对电视节奏产生影响。特别是镜头的长短是编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不同长短的镜头,形成不同的编辑关系。它对整个电视作品的声画定格、情绪渲染及叙事的清晰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决定了电视的节奏。所以,电视专题片摄像应当根据后期编辑的要求,拍摄出不同长度、不同情绪和不同张力的镜头。
情绪的控制是镜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拍摄对于情绪的控制,往往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在人物的喜怒哀乐等表情表达过程中选择编辑点。情绪编辑点的选择应当注重对人物情绪的烘托和渲染,因此在拍摄长度上要放长一些,通过人物心理活动调动观众情绪,增强专题片的感染力。与动作编辑点不同的是,情绪编辑点的确定,全凭摄像、编辑对情节、内容及其含义的理解。作为摄像,应当注意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努力使得每个镜头的情绪表述都恰到好处,尽量避免情绪表达得不完整、不到位。
培艺无定法,知法变法。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要及时领会编辑意图,进行二度创作,并注意抓住现场突发情况,捕捉鲜活而有分量的图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