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的中国文坛注定不平静:贾平凹的《废都》和陈忠实的《白鹿原》同年出版。关中古老,秦川厚土,再算上前几年的路遥等人,陕西作家一时风云京城,时人誉之为“陕军东征”现象。到了1997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在即,评委组有意垂青陈忠实,但顾于《白鹿原》中“政.治性指向模糊以及过多性.描写”而致信陈忠实,陈忠实自然心领神会,对93版原作做了修订,将文中朱先生说的“国共之争无是非”以及政治像“翻鏊子”的说法删除,同时将文中许多有关性的文字、段落大幅删除。真是应了那句话“性和政治是文明的两大禁忌”。
20年后,当电影版《白鹿原》搬上舞台后,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这部历史大作被左删右剪得支离破碎,电影中性的意象桥段基本得到了保留,政.治敏.感问题却完全被阉割。在中国,当性遭遇政治,后者反而成了不能说的秘密了。于是乎,关中平原风起云涌的历史与两大家族起伏浮沉的宏大史诗被导演处理成了一个女人的白鹿原,赤裸裸的原始欲.望留下了,田小娥作为其中近乎中心的人物,将白鹿原上诸多人物都串一起了。相比原作,电影删改较大的是对结局的处理,陈忠实写了半个多世纪的事,王全安的电影(删节版)表现了20多年,原著直至文.革,电影停止在1937年日军的炮火中。同时,原著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在电影中完全没有踪影,如儒家道德人格代表的传统文化人朱先生,白嘉轩的女儿白灵,鹿子霖的儿子鹿兆海等,个中缘由想必既有电影体裁本身的限制,更有政治考虑吧(如白灵作为共.产.党.员却死于内部的政治运动中)。
众人物的缺失、主要人物的戏份缩水,只剩一个田小娥在电影里大出风头独领风骚,前后与郭举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发生关系,她的生死或激起或加剧了地主、长工,白、鹿两家,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不愧是《白鹿原》中第一。剧本这样考虑,在我看来有三个目的:
一、商业目的。这个无需解释,从上映前对电影里激情戏铺天盖地的造势就可蠡测一二。原著《白鹿原》在这方面本来尺度就不算小,电影中更是别出心意,凭空多了一出黑娃小娥“麦秸堆上激情”戏,并以此为噱头大肆宣传,几乎是挑逗观众了,无奈广局不给力,把一些激情戏中太暴露的镜头删掉了,人们只能于只鳞片爪中任由想象天马行空了。电影到此,可谓失败,最基本的故事本没讲好,情节人物又有头无尾。
二、出于对原著的阐释。《白鹿原》原作里田小娥虽然并非一号人物,可是自身象征却是意味深长的。陈忠实在原著扉页上曾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是陈忠实意欲构筑民族历史的隐秘心理,与传统革.命历史小说不同的是,《白鹿原》构建的历史是一部欲望(权力与性)交织的历史,是一部非理性的历史。这种一反“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常规的小说曾一度风行,他们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欲望推动的,而性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原始欲望与生命激情的缠绕不分成了他们叙述历史的基本立场。此类如莫言的《红高粱》,阿来的《尘埃落定》,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苏童的《妻妾成群》等。在《白鹿原》原著中,田小娥是一个单纯善良、敢爱敢恨并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子,她的欲望与追求都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的。她给郭举人做小妾是父亲所逼,她与黑娃偷.情是人之常情,就此电影中也有大胆泼辣的控诉,当小娥与黑娃偷情被惩时,小娥对爷爷辈的郭举人大声说“就是卖窑子也比跟着你快活!”小娥与黑娃的感情也是真挚的,热烈的。这里面是一个由欲生情的过程,狂烈的欲.望之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平静的爱。田小娥与鹿子霖的关系比较复杂,但电影处理却非常草率,观众看得不明不白,鹿子霖与田小娥就在一起了。田小娥也卷入了白、鹿两家的矛盾,被鹿子霖当作一颗棋子利用了,白孝文的“堕落”是鹿子霖用来打击白嘉轩的,却阴差阳错的促成了田小娥与白孝文的感情,也让白孝文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并在最后一举得意,当上了县长,这些与田小娥都有直接的作用,只不过电影中对白孝文的发达没有表现。
三、田小娥作为一个女性在原著与电影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白鹿原上,在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宗法制男权社会里,传统的礼教束缚着一切,个性是不允许有的,女人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敢于挑战世俗追求自己幸福的人更是遭人唾弃。在原著里,白嘉轩的女儿白灵以死相逼,才得以在县城里继续读书,因为白嘉轩认为女人识字就行,终究还是要缝缝补补过日子。田小娥的在白鹿原上的出现打破了白鹿原上的宁静,更严重的是田小娥蔑视礼教的大胆泼辣让白嘉轩心惊,他的长工鹿三的儿子甚至他的儿子纷纷拜倒在田小娥的破窑洞,对白嘉轩来说真是强烈的讽刺。电影中田小娥角色的加强在一定意义上平衡了剧中人物的比例,并隐隐构成了一种“压制—反压制”的格局。
但事实上,中国许多电影也是夫妻双双秀恩爱的舞台,姜文电影里的周韵,冯岛电影里的徐帆。在我看来,王全安对新婚娇妻张雨绮的爱甚过了白鹿原。如果说《白鹿原》前半部分还可以的话,后面几乎成了田小娥一个人的戏了。电影以一片宽广无垠的麦田开始,王全安走了第五代导演的叙述风格,重象征求宏大,舍小逐大不吝花费。《白鹿原》一开始推进节奏舒缓,到了后面却浮皮潦草。电影对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处理得不明显,到了最后重心却近乎是田小娥的破窑洞了,情节甚至枝蔓庞杂,加上了原著中没有也不需要有的白孝文田小娥进城打麻将看皮影戏的情节。就是最后鹿三亲手杀田小娥时,饿得奄奄一息的小娥竟然还有珠圆玉润的臂膀和香艳的锁骨。汤姆.汉克斯在拍《费城故事》里一名癌症患者时曾经让自己体重减了20斤,由此可见王全安对田小娥的爱有多深了。
|
分享到朋友圈
|